杂记 20201114 想得多做得少
文章目录
这只是一篇杂记: 2020-11-15
想得多做得少
在想了快两周后,我终于开写这篇杂文了。最开始想讨论的主题已经忘得差不多了,当时突然对某个事情有了许多看法,感慨万千想了许多。心里暗下决心写个随笔记录下。但是等回到家里坐在电脑前,打开的不是Mac而是Win台式机,我心里某个角落就发出一阵微弱的呼喊:完了,大清亡了!(误)
再后来想提笔就是昨天查资料时发现了一位很强的blogger。事实上我正纠结于hugo没有评论功能,或者说目前在基于hugo的博客里增加评论系统必须得依赖第三方插件,要么就自己造轮子。我终于动起了换框架的脑筋,于是在github中查框架,偶然发现了oyohyee的博客。他的博客有评论功能,正好是我想要的那种,写入即可,不需绑定。可越看越惊奇,原来他没有用其他框架,就是自己造了一个!我之前的经历中,待了解一门语言后,要开始实战时的第一件事,就是找现有框架,然后在框架中写代码,大概算是一种早起的小米套路吧。这一看,一下子就把我从"写代码不就是找框架改内容这回事"的肤浅思路里打出来了。怎么说,应该是有种井底之蛙出井的感觉吧。当时也很想联系这位同学,都找到QQ群了,可认真一看,哇这老哥还比我小!……
虽然我知道这也不是什么问题,厉害的人多了去了,更何况年龄。但是这让我一下打了和这老哥联系的退堂鼓。不是他多厉害或者小,而是我自己太菜了,心想着不好意思去接触。嗨,确实是菜,本来还打算搞个友情链接,写个发现新天地的散文,也给鸽了。
这次真正起笔,并记录昨天这么个尴尬故事的原因,还是看了余晟老师今天发的新文章,其文下有人评论道:“不应该担心自己不客观而不发声”。对我来说大概也适用吧,“不必担心自己格局太小/太片面而不发声”。对于我个人,不写不做一些东西除了懒以外,也有担心做了但效果不好、说出来无意义这种负面结论的缘故。但是换个角度想,既然是想做的事,做了总比不做好;输出了,总比停留在脑海里强。而对于博客,再怎么说,在互联网这茫茫沧海中,又有几个人能看到这篇文章呢?在世界上,又有几个人顾忌一个白日梦家把自己拙劣的画作公之于众呢?想想看,大概也释然了。
当考虑好这些,想要零零散散抒发感想后,我决定这篇杂记叫,“想得多做得少”。
Links:
oyohyee的博客
余晟以为-这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大